• 主頁
  • 最新消息
  • 節目表
  • 學童繪畫比賽
  • 攝影比賽
  • 特色景點
  • 荷花展樂捐
  • 協辦、支持及贊助
主頁
緣起

一億多年前,荷花生長于黃河、長江流域,顯示其頑強的生命力;
距今九千年前,原始人採集蓮子與藕充饑,逐漸衍生出養生保健的荷花飲食文化;
距今五千年的仰紹文化遺址中,兩粒蓮子開啟了源遠流長的荷花種植史;
春秋戰國時期,古淡清雅的荷花逐漸進入人們的精神世界;
秦統一中國後,清新脫俗的荷花文化逐步滲透到農業、經濟、醫學、宗教等各個領域;
隋唐以後,豐富多彩的荷花文化成為詩詞、繪畫、雕塑、工藝、建築、園林藝術家們創作靈感的來源;
宋明以來,荷花成為陶冶情操的珍貴花卉:蓮花濯清蓮而不妖,象徵清明廉潔;蓮花並蒂爾開,象徵和合美滿;「連(蓮)貴子」、「連(蓮)年有餘(魚)」等荷花吉祥圖案,表達人們美好的願望。

荷花是中華文化的聖花,體現中國特色的美,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蓮花有微、妙、香、潔四種美德。古人讚美蓮花,亦以「荷葉五寸荷花嬌」來比其精德,以「卷舒開合任天真」來狀其妙德,以「風飄香袂空中舉」來知其香德,更以「出淤泥而不染染,濯清漣而不妖」來讚其潔德。可見,蓮花不僅是佛教的象徵,更是中國文化的符號。

經歷過疫情,為祈願香港繁榮穩定、和平發展,寶蓮禪寺與香港園藝學會發起「盛世荷花·福佑香江」2023香港荷花展,借荷花盛開香江之機,透過各項活動,在推廣園藝及綠化意識的基礎之上,啟發港人以蓮為師,出淤泥而不染,潔身自處,養成君子之風,更期盼為前來參觀的香港市民講好中國傳統文化的故事,增強民眾的文化認同感,助力香港社會的繁榮穩定。

最新消息
日期
時間
内容
講者
地點
6月24日
13:00-14:00
荷花書畫藝術講座
李德寶先生
寶蓮大會堂
(星期六)
15:00-16:30
書畫工作坊
李德寶先生
寶蓮大會堂
6月25日
14:00-15:00
插花示範講座
袁轉好老師
寶蓮大會堂
(星期日)
16:00-17:00
花藝工作坊
袁轉好老師
寶蓮大會堂
7月1日
(星期六)
13:00-14:00
荷花食療講座
林家揚醫師
寶蓮大會堂

節目表
展覽
6月23日(星期五) 至7月2日 (星期日)
09:00 – 17:30
地點︰大會堂

荷文化展
荷花書畫展
學童繪畫比賽得獎作品

會場直播活動
寺院漫遊
6月23日 (星期五)17:00 – 18:00
插花藝術作品賞欣 講解︰李麗淑教授 (中華花藝資深教授)
6月24日 (星期六) 09:30 – 10:30
香港荷花展景觀解讀
6月24日 (星期六) 12:30 – 14:00
6月25日 (星期日) 07:30 – 09:30
6月27日 (星期二) 14:00 – 16:00
6月28日 (星期三) 14:00 – 16:00
6月29日 (星期四) 14:00 – 16:00
6月30日 (星期五) 14:00 – 16:00
7月1日 (星期六) 08:00 – 10:00
7月2日 (星期日) 08:00 – 10:00
寶蓮三大傳家寶介紹
6月25日 (星期日) 12:30 – 14:00

展期活動
日期 / 時間
活動項目
地點
6月21日(星期三)
19:00 – 22:00
佛教蓮花的寓意講座
淨因大和尚(寶蓮禪寺住持)
按此觀看
萬佛寶殿
二樓法堂
/ 線上直播
6月22日 (星期四)
18:30 – 22:00
《詩經》《楚辭》中的荷花講座
俞香順教授(南京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按此觀看
線上講座
6月23日(星期五)
10:00 - 11:00
鮮花供佛儀式
萬佛寶殿-地壇
11:00 – 12:00
開幕典禮
地壇
13:00 – 14:00
茶席表演
萬佛寶殿
14:00 – 15:00
中華花藝六大器型表演
德之齋花茶書院
地壇
14:00 – 16:30
缽蓮種植與欣賞講座
周勁松先生
(中國花卉協會荷花分會會員)
按此觀看
萬佛寶殿
二樓法堂
/ 線上直播
18:30 – 22:00
荷花與中國書畫講座
邵曉峰教授
(中國博物館協會美術館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
按此觀看
線上講座
6月24日(星期六)
11:00 – 12:00
鮮花供大佛
萬佛寶殿
天壇大佛
13:00 – 14:00
荷花書畫示範講座
李德寶院長(丹青閣書畫苑)
寶蓮禪寺大會堂
13:00 – 16:00
荷花十供養
李麗淑教授(中華花藝資深教授)
按此觀看
線上直播
15:00 – 16:30
書畫工作坊
李德寶院長(丹青閣書畫苑)
寶蓮禪寺大會堂
18:00 – 21:30
蓮花的文化內涵
李美賢教授(敦煌研究院特聘研究員)
按此觀看
線上講座
6月25日(星期日)
11:00 – 12:00
中華花藝六大器型表演
德之齋花茶書院
地壇
14:00 – 15:00
插花示範講座
袁轉好女士(艾花美插花藝術學院總監)
寶蓮禪寺大會堂
13:00 – 16:00
心開花開——古典二十四節氣生活美學
生活美學講座
李麗淑教授 (中華花藝資深教授)
按此觀看
線上直播
16:00 – 17:00
插花工作坊
袁轉好女士(艾花美插花藝術學院)
寶蓮禪寺大會堂
17:30 – 21:00
荷花攝影講座
林琨先生(南京市攝影家協會副秘書長)
按此觀看
線上講座
6月26日(星期一)
13:00 – 17:30
荷花與中國美學講座
俞香順教授(南京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按此觀看
線上講座
6月27日(星期二)
18:30 – 22:00
荷花與中國哲學講座
明遠先生(中國宗教學會理事)
按此觀看
線上講座
6月29日(星期四)
18:30 – 22:00
荷花種植講座
丁躍生先生 (中國花卉協會荷花分會副會長)
按此觀看
線上講座
7月1日(星期六)
13:00 – 14:00
荷花食療講座
林家揚醫師 (註冊中醫師,義醫同行創辦人)
寶蓮禪寺大會堂
14:00 – 17:00
荷花十供養
王瓊 (德之齋花茶書院)
線上直播
18:00 – 21:30
漢服之美講座
蔣金銳教授(北京服裝學院教學督導)
按此觀看
線上講座
7月2日(星期日)
10:00 – 11:00
中華花藝六大器型表演
德之齋花茶書院
線上直播
*節目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學童繪畫比賽
寶蓮禪寺與香港園藝學會於 2023 年 6 月 23 日至 7 月 2 日 期間, 合辦「盛世荷花 福佑香江 2023 香港荷花展」, 分別在 寶蓮禪寺、天壇大佛 、 地壇廣場 展出約三百品種共 2,500 多盆荷花,入場費用全免,歡迎香港巿民及遊客參與。

學童繪畫比賽 主題─ 「盛世荷花 福佑香江」 期望透過繪畫荷花,啟發學童以蓮為師,出淤泥而不染,養成君子之風。
得獎名單
高小組
獎項
得獎者姓名
就讀學校
主題
冠軍
王睿熙
寶血會培靈學校
盛世荷花‧福佑香江
亞軍
李咏瞳
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正慧小學
在夏季盛開的荷花
季軍
李承熹
彩雲聖若瑟小學
盛放的荷花
優異獎
(排名不分
先後)
韓苡蕎
鄧卓彤
謝煒康

葉雨珊
張雅詩
杯澳公立學校
佛教榮茵學校
佛教林炳炎紀念學校
(佛教聯合會主辦)
佛教榮茵學校
佛教黃焯菴小學
夏天的荷花
荷花頒
佳人臨水立

素蓮
荷花的綻開
嘉許獎
(排名不分
先後)
盧玥澄
盧靜雯
許筠沂
楊芳宜
駱梓晴
錢子墨
陳心悠
葉思辰
黃靖婷
吳梓陶
青松侯寶垣小學
佛教榮茵學校
佛教榮茵學校
蘇浙小學
佛教榮茵學校
弘立書院
青松侯寶垣小學
青松侯寶垣小學
嘉諾撒小學(新蒲崗)
優才(楊殷有娣)書院
煙花荷塘
福佑荷花
池裹綻開的荷花
春日荷花盛放
湖中之荷
魚戲荷花間
蝶舞荷塘
湖心荷影
神光之花
黑湖中花
初小組
獎項
得獎者姓名
就讀學校
主題
冠軍
朱雅雯
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正慧小學
荷花滿溢君子情
亞軍
楊潁芯
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正慧小學
夜之蓮
季軍
呂浩翔
佛教林金殿紀念小學
感恩
優異獎
(排名不分
先後)
鍾嘉晴
陳子軒

周儁希
梁詩蘊
劉一萌
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正慧小學
香海正覺蓮社佛教
陳式宏學校
浸信會呂明才小學
佛教慈敬學校
聖公會偉倫小學
盛世荷花‧福佑香江
清漣

荷花與我
荷花
荷塘清韻
嘉許獎
(排名不分
先後)
曾梓瑜
孫瑤
李靖婷
謝宗翰
李卓珈
蔡凱茵
薛詠心

譚安喬
何檨伸
丘希柔
佛教慈敬學校
鳳溪廖潤琛紀念學校
佛教榮茵學校
弘立書院
保良局錦泰小學
佛教林金殿紀念小學
油蔴地天主教小學
(海泓道)
保良局錦泰小學
漢師德萃學校
觀塘官立小學(秀明道)
跳中帶花
出於淤泥而不染
香港‧荷花
戲蓮
「尚」花
盛世荷花
青蛙坐禪賞蓮

盛世荷花‧福佑香江
賞荷
日落荷花
得獎作品可在Facebook專頁瀏覽:
香港荷花展 Hong Kong Lotus Festival
參賽資格及組別
初小組 :
小學 1 至 3 年級
高小組 :
小學 4 至 6 年級
參賽費用全免,每名參賽者只可以遞交一份作品
作品規格
尺寸:A3(420x297mm)白畫紙,可自行選擇直向或橫向創作
格式:只接受於紙張上手繪創作的作品,不接受立體作品、電腦繪圖及拼貼
創作方法:除數碼處理之圖像、相片及拼貼以外的任何方式(例如木顏色、塑膠 彩、素描、粉彩、蠟筆等),參賽作品必須為原創品,不可抄襲作 品不可摺疊、捲曲或裝裱
獎項及獎品
每組獎項設有
冠軍(一名):獎狀及禮券$1,000
亞軍(一名):獎狀及禮券$800
季軍(一名):獎狀及禮券$600
優異獎(五名):獎狀及禮券$300
嘉許獎狀(十名)
報名及遞交方法
1.比賽可以個人或經由已邀請的學校報名參加
2.以個人名義自行遞交作品的參賽者須經父母、監護人或老師同意下參與比賽
3.作品原稿連同已填妥之報名表格以郵寄或親身遞交至:大嶼山昂坪寶蓮禪寺並註明《2023香港荷花展學童繪畫比賽》
4.截止報名日期:2023年6月1日(以郵戳為準
5.大會概不負責郵寄失誤或郵資不足的郵件,逾期作品將不獲處理
評審
評審團成員 :
寶蓮禪寺代表、香港園藝學會代表、學界代表
評審準則 :
結構構圖美感30%、創意30%
主題表達及意念20%、技巧運用20%
賽果公布及得獎作品安排
比賽結果公佈 :
2023年6月8日
頒獎禮 :
2023年6月23日
得獎作品展 :
2023年6月23日至7月2日於寶蓮禪寺大會堂
條款及細則
1.
參賽者須經父母、監護人或老師同意下參與比賽,並遵從參賽規則
2.
每位參賽者只限遞交一份作品,作品需連同報名表遞交,資料不全、不準確或逾期遞交之作品或報名表格,均屬無效
3.
參賽者所填報的姓名必須與身份證明文件相同,而相關姓名將會用於製作獎狀所有資料於報名後不能作任何更改
4.
參賽者可根據主題自由創作,惟參賽作品若含有色情、粗俗、淫褻、猥褻、不當或冒犯性成份,主辦單位有權取消其參賽資格
5.
創作概念及作品必須為參賽者原創參賽者須確保作品内容沒有侵犯任何版權及擁有其著作、發表權詳情請参閱版權法的相關法例。寶蓮禪寺及相關主辦團體不會承擔任何因侵犯版權而引發的法律責任
6.
參賽作品必須未經出版及從未作公開展出亦從未在香港或其他地方獲獎,所有提交的作品將不予退還
7.
所有獎項不能兌換現金
8.
參賽者必須清楚及同意所有遞交的作品•其版權將歸於主辦單位所有。主辦單位有權將作品的内容、標題、簡介及參賽者資料以任何媒體形式發放、出版、展覽、教育、宣傳或作非牟利用途
9.
主辦單位擁有比賽的最終決定權及保留修改比賽規則的權利若有任何爭議,主辦單位保留一切決定權利,而相關決定將不可上訴或更改
10.
違反或不同意比賽條款及細則者將被取消資格
11.
報名表格所提供的個人資料只作「2023香港荷花展學童繪畫比賽」之用,並會存檔於寶蓮禪寺作記錄根據個人資料私隱條例,參賽者有權查閱及更改其個人資料,參賽者如需更改其個人資料,請直接與寶蓮禪寺聯絡。收集所得的個人資料會於比賽結束後一年内銷毀

攝影比賽
目的
這項攝影比賽旨在通過各參賽者拍攝的精彩照片,展示會場內荷花的美態和特質、表達荷花與人、人與景的融合及荷花展各項活動情況等等。
組別
參賽者可以參加一個或多個組別的比賽
A組 花卉攝影
B組 花絮攝影
參賽者不需事前報名,但必須於展覽期間進入會場拍攝,參賽照片必須以荷花或睡蓮為題材。
獎品
各組別的得獎者可獲得下列獎品:
A組:「花卉攝影」組
冠軍 :
電子器材禮券港幣 6,000元
亞軍 :
電子器材禮券港幣 4,000元
季軍 :
電子器材禮券港幣 3,000元
優異獎 (20名) :
電子器材禮券港幣 500元
B組:「花絮攝影」組
冠軍 :
電子器材禮券港幣 6,000元
亞軍 :
電子器材禮券港幣 4,000元
季軍 :
電子器材禮券港幣 3,000元
優異獎 (10名) :
電子器材禮券港幣 500元
遞交參賽作品及截止日期
參賽者必須於 2023年6月23日(星期五)上午10時至7月22日(星期六)期間,透過以下連結報名及上載參賽照片,遞交時間以完成所有照片上傳及登記程序的時間為准,逾時遞交,概不受理。
評選團
寶蓮禪寺代表、攝影學會代表、學界代表
評選日期
評選定於2023年8月進行。比賽結果會於9月在香港荷花展網公布。主辦單位會另函通知得獎者領獎
得獎作品展覽
所有得獎作品會於2023年9月18日至10月31日期間在寶蓮禪寺大會堂展出
得獎作品
A組 花卉攝影
名次
得獎者姓名
冠軍
鄺煒利
亞軍
霍文滿
季軍
鍾銳祺
優異獎
馮瀚林
陳悅婷
劉澍蕤
何立恒
蔡惠霞
梁明典
楊人明
袁銀玉
劉健華
朱長成
李明威
馮兆昌
楊佩成
王劍斌
胡健倫
曾佩玲
黎金嬌
陳玉梅
盧麗芳
卓孝南

B組 花絮攝影
名次
得獎者姓名
冠軍
李永能
亞軍
劉澍蕤
季軍
彭力民
優異獎
邱奕淯
張燦榮
嚴鎮波
邵偉峰
彭廣安
何佩琪
蘇淑芬
崔日富
陳杏霖
杜子勝
條款及細則
1.
凡本港居民均可參加這項比賽,年齡不限 (主辦單位及贊助商的僱員均不可參加。)
2.
是項比賽以個人為參賽單位,每名參賽者每組只可提交最多兩張參賽作品,而每張參賽作品必須為解像度不少於800 萬像素的JPG, JPEG, PNG檔案,大小須為1MB 至 3MB。如參賽者違反上述規定,主辦單位有權取消其參賽資格
3.
A組的參賽作品必須是於2023年香港荷花展期間,在會場內拍攝的荷花或睡蓮照片
4.
B組的參賽作品必須是在2023年香港荷花展期間,在會場內拍攝的特色照片
5.
所有參賽作品必須為參賽者本人以數碼相機或手機拍攝。參賽者須確保其作品並無侵犯他人的權益(包括版權)。如參賽作品涉及侵犯版權而招致任何申索,主辦單位概不負責,一切法律責任和後果須由參賽者承擔
6.
參賽作品可使用特效鏡拍攝,並可裁剪、消除紅眼,以及調整光暗、對比度或色彩飽和度,但不得經電腦、手機後期加工,包括改變色彩。評審團如認為參賽作品曾作過度加工,可取消參賽者資格。參賽者不得異議
7.
參賽者必須清楚及同意所有遞交的作品•其版權將歸於主辦單位所有。主辦單位有權將作品的内容、標題、簡介及參賽者資料以任何媒體形式發放、出版、展覽、教育、宣傳或作非牟利用途
8.
參賽作品不得顯示參賽者的姓名、公司、學校或其他個人資料,並禁止添加簽名、邊框、浮水印或包含個人資料的文字、符號或圖片
9.
每組設冠、亞、季軍各一名及優異獎,頒發獎項與否由評選團決定
10.
每名參賽者只能在每組比賽的冠、亞、季軍中獲獎一次,優異獎則不在此限。每名參賽者在每組比賽中獲獎的總數最多兩次
11.
參賽者向主辦單位遞交作品,即表示同意接受並遵守是項比賽的所有規則,如有違反,可能會喪失名銜、獎品或獎狀
12.
主辦單位有權拒絕接受或取消任何參賽作品的資格,而無需給予解釋。如有爭議,賽果以評選團的最後決定為準
13.
主辦單位保留詮釋本章程內容和規則的權利。如本章程有未盡善處,主辦單位保留權利隨時予以修改,無須事先通知

特色景點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蘇東坡《水鏡回天錄》

據《大智度論》說,蓮華有三種,依功夫之深淺而有人華、天華、菩薩華(佛華)之別。人華者,泯然於芸芸眾生,僅十餘瓣而已;天華為人中蛟龍,蓮瓣多達百瓣;菩薩華者,如佛祖釋迦牟尼,蓮瓣多達千瓣。這就是釋迦牟尼成道後在千葉寶蓮上說法的緣故。《楞嚴經》因而有如下記載: 「爾時,世尊從肉髻中湧百寶光;光中湧出千葉寶蓮,有化如來坐寶花中。」

故事
宋朝的蘇東坡居士因為人耿直,導致仕途不順,被貶到江北瓜州。在任上,他和一江之隔的佛印禪師成為知交,經常談經論道,故而成為蘇東坡在公餘寂寞時的心靈安頓處。
有一天,蘇東坡坐禪時有了心得,自以為了不起,隨即寫了上面的五言詩偈。他再三吟詠,得意非凡,想到佛印禪師看了這首頗具修持工夫的偈頌,一定會讚不絕口,便趕緊派書僮過江,專程送給佛印禪師予以印證。
誰知禪師看後,莞爾而笑,略一沉吟,批了兩個字,交給書僮封好帶回。
滿懷期待的蘇東坡打開一看,只見禪師歪歪斜斜地寫了「放屁」兩個大字。
「豈有此理!」蘇東坡拍著桌子,鬍子都氣得翹了起來:「我要找佛印去理論!」隨即叫書僮備船,親自過江去找禪師興師問罪。
船才靠岸,便看見禪師站在江邊含笑相迎。東坡怒氣沖沖地吼道:「佛印!你是一個有修養的出家人,怎可隨便惡口罵人?」
「什麼?」禪師若無其事地問:「我罵你什麼?」
蘇東坡一聽,臉脹得通紅,氣得說不出話,只顫抖著手,指著「放屁」兩個字,讓佛印自己去看。
禪師哈哈大笑道:「我的大學士!你不是自誇『八風吹不動』嗎?怎麼一個屁就惹得你過江來了呢?」
蘇東坡這才恍然大悟,只好低頭不語,唯有慚愧而已!
金庸先生點評說,佛家所謂的「八風」,是指利、衰、毀、譽、稱、譏、苦、樂。這四順四逆八件事,吹得普通人團團轉,終生無休!即使是自以為有修持工夫的蘇東坡,也被吹得亂了方寸。相反,只有佛陀才能徹底放下世間一切毀譽、成敗、苦樂…… 真正達到「八風吹不動」的境界,故有資格「端坐」在由千瓣組成的「紫金蓮」上。
佛面猶如淨滿月,亦如千日放光明。
目淨修廣若青蓮,齒白齊密猶珂雪。
佛德無邊如大海,無限妙寶積其中。
智慧德水鎮常盈,百千勝定鹹充滿。——《金光明懺法補助儀》

因青色的蓮花,其葉修廣,青白分明,好像人的眼睛,所以拿來譬喻佛眼,正如僧肇《注維摩詰經》云:「天竺有青蓮華,其葉修而廣、青白分明,有大人目相,故以為喻也。」 後世同樣常以「如來青蓮華眼」稱贊如來。天壇大佛的青蓮華眼,雙目半開,垂視眾生,表達佛陀對苦難眾生的悲憫。大佛眉如初月,線條柔和,兩眉之間,有一白如雪、軟若棉的毫毛,向右旋轉,代表佛向眾生宣說真理正法。

故事
燃燈佛說法時,有一個叫善慧的隱士聽說此事,歡喜不已,立刻跑去想用鮮花供養燃燈佛,可是這天全城的花都被大王買去供佛了。這時,他遠遠望到一個青衣的王室女子提著一隻隱約露出一瓣蓮花的花瓶。善慧忙追上去並願意用身上所有的五百文錢向這位青衣女子買七支蓮花。
燃燈佛經過此處,善慧將七支蓮花散於佛前,這些花卻止於空中並不落地,諸天龍等都來圍繞讚歎。燃燈佛走到善慧前,說:「善哉!善哉!善男子,你在未來一定會成為佛陀的!那時你的名號就是釋迦牟尼佛!」
善慧供養燃燈佛的青蓮,成為眾蓮花中最尊貴的品種,正如《大般涅槃經》云:「如水生花中,青蓮華為最;不放逸法亦複如是。」《大智度論》亦云:「一切蓮華中青蓮華為第一,一切陸生華須曼色第一。」
一莖雙花並蒂開,同根同源同一脈。
千葉花果無盡藏,法界圓明遍如來。

並蒂蓮也稱並頭蓮、同心芙蓉、瑞蓮,它並不是一個特殊的品種,而是兩朵蓮花長在一個莖末端的現象,發生概率大約是十萬分之一。並蒂蓮之所以很罕見,因為它無法通過人工培育完成,完全是花芽偶然突變產生,在受到某種特殊的外在條件刺激,或者內部變異下,花芽會在一隻莖上變成兩個花蕾,可謂同心、同根、同福、同生的象徵,自古以來便被人們視為百年好合、永結同心的祝福;吉祥、喜慶的徵兆;善良、美麗的化身。所以說,看到並蒂蓮是一件讓人覺得特別幸運的事情。
池杉湖國家濕地公園位於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與滁州市來安縣交界處,總面積達6000多畝,其中水面部分超出了總面積三分之二,以「一樹一鳥一花」為題,貫穿一年四季。「一樹」即5萬餘株池杉樹,「一鳥」即天鵝等近190多種珍稀鳥類,「一花」即150多個品種的千餘畝荷花。今年,池杉湖董事長韓匯山先生得知香港荷花展的消息後,發願將千畝荷花中的並蒂蓮捐贈給香港市民,永結 「蓮花開並蒂,蘇港結同心」之心願。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華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回向偈》

荷花的生長過程要經歷萌芽期、幼苗期、立葉期,才能進入花果期,綻放出芳香四溢的花朵。荷花 「出污泥而不染」的生長過程,與一個人去除私心的修行歷程十分吻合。據《觀無量壽經》記載,阿彌陀佛為苦惱眾生提供了一個理想的修行環境,即西方極樂淨土。發願往生到西方極樂國的眾生,由蓮花化生,時刻沐浴在諸佛菩薩的德化中,與無數聖賢彙聚一處,共同生活、修行,過著無憂無慮、無爭無染、清淨安康的日子。眾生隨其善根,有的蓮花經宿即開,有的蓮花經於七日乃敷,還有的蓮花歷數劫方敷,最終都會心開意解,正如《回向偈》曰:「花開見佛悟無生。」此處以「花開」喻人智慧的開展,而「見佛」則喻人體悟到了實相、真理,說明隨緣而行,必能獲得輕安、自在的人生。
覽百卉之英茂,無斯華之獨靈。
結修根於重壤,泛清流而擢莖。——曹植《芙蓉賦》

曹植的《芙蓉賦》使人聯想到香港獨特的區位優勢。香港地理位置極為特殊,香港地圖倒過來看,狀如一朵芙蓉,修根於祖國大陸,擢莖於南海碧波。在中華日益崛起的勢頭下,香港獨特的地利,以及市民的勤勉和善,造就了東方之珠獨有的靈氣和香江的百年繁榮。
疫情過後,諸事待興。為祈願香港繁榮穩定、祥和泰寧,寶蓮禪寺、香港園藝學會和德之齋花茶書院,借荷花盛開香江之際,發起「盛世荷花·福佑香江」2023香港荷花展。通過豐富的活動,在推廣園藝及綠化意識的基礎上,為賞荷的香港市民講好中國傳統文化故事,啟發民眾的文化認同感,薰陶民眾的君子之風,培養以蓮為師、潔身自處的高尚人格,以此助力香港的長盛不衰。
我以香花,供養如來,
相好光明,德香四溢。

據佛經記載,供養佛陀之物共有五十二種之多,其中以鮮花供佛最為普遍,尤其是蓮花,具有「色好、多香、柔軟、細滑」等特性,為世人所喜愛。同樣,一個人若能學會慎獨,謹慎從事,自覺遵守各種道德準則,便能擁有清新脫俗的氣質,獲得快樂自在的人生。他所煥發出來的戒德之馨香自然能飄溢四方,普利人天。
正如《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云: 「云何是菩薩戒香充滿?譬如蓮華生時隨處妙香廣布,菩薩亦復如是,所向國邑及諸方處,戒香芬馥廣布一切,是為菩薩戒香充滿。」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蘇軾《贈劉景文》

荷擔,也作「荷負」,擔負、承受之義。「荷擔使命」是形容人在肩負重任時,彰顯出勇於承受和擔當的品格。書法家王羲之有言:「荷擔重而遠行,各自揣摩」。「荷擔使命」的人,意志堅定、做事穩重,所以能夠不畏艱難,勇於承擔。因此,人要有堅定的信仰、使命感、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始終無怨無悔地承擔任務,才能成就大事業,為民族、社會、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並最終成就圓滿的人格與人生價值。
富貴皆由命,前世各修因。
有人受持者,世世福祿深。——《三世因果經》

「一命、二運、三風水」的香港流行語,多少反映了人們對命運的敬畏。那麼佛教如何看待風水命理呢?正如同大千世界中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我們每個人都有各自不相同的「命運」,根源於各自的阿賴耶緣起。對普通人而言,心一旦被貪瞋癡等不當念頭染污,便會形成不健康的思維方式,對我們的行為造成負面影響,因而形成每個人不同的命運軌跡,類似於民間所講的「命理」。佛家故而主張,一個人應以蓮為師,出污泥而不染。自淨其意、福慧雙修,就會形成好的命運軌跡,做事就會一帆風順、好運蓮蓮(諧音連連)。
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論語·學而篇》

禮的作用,貴在能夠和諧人際關係。「荷」與「和」、「合」諧音,以「荷(和)為貴」,是全人類共同的願望。對人生而言,以和為尊;對家庭而言,家和萬事興;對社會而言,和氣生財;對世界而言,「協和萬邦」(《尚書·堯典》)則和諧共生。在中華傳統文化中,荷花早已成為和平、和諧、合作、團結、聯合的象徵。世界各國的相處之道,應該像荷花世界一樣,品種豐富多彩,「荷(和)而不同」,卻又能以「荷(和)為貴」,共同組成清淨的荷花世界。

故事
隋朝時有三兄弟,他們的父母去世了,老大就打算把家產分為三份。結果所有的東西都分好了,家門口的紫荊樹卻不知該怎麼分,三兄弟一同說:「不然就把它砍成三份,這樣也公平。」結果才講完沒多久,這棵紫荊樹就枯死了。三兄弟心想:我們要分家,現在又要把樹分了,樹已經感受到我們之間失和,不仁愛、不友愛的關係,於是它當下就枯死了,可見父母應該不願意看到我們分離。後來三兄弟決定住在一起,結果這個紫荊樹沒過多久又活了過來。連樹都可以感受到兄弟分離時所形成的家庭失和,也能夠體會到當家庭中的每一份子都團結、和睦時,家一定會欣欣向榮的道理,這提醒我們要切記「以和為貴」。
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壇經·行由品第一》

相傳,佛陀在靈鷲山上為弟子說法前,大梵天王把一朵金色婆羅花獻給佛陀,恭請佛陀說法。佛陀面對無數聽眾,拈起那朵金色婆羅花,笑而不語。大眾都在沉思佛陀此舉之深意,會場一片默然,鴉雀無聲,唯有迦葉尊者微微一笑。佛祖當即宣佈:「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這就是禪宗「拈花一笑」和「衣缽真傳」的典故。中國禪宗亦將摩訶迦葉列為「西天第一代祖師」。「拈花一笑」的公案告訴我們,佛法真義,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開口便錯、動念即乖。唯有擁有一顆蓮花心的人,才能真正明心見性,以心印心,領悟佛法真義。
極樂國土有七寶池,池中蓮花,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佛說阿彌陀經》

極樂國土的蓮花有微、妙、香、潔四種美德。古人讚美蓮花,以「荷葉五寸荷花嬌」來比其微,以「卷舒開合任天真」來狀其妙,以「風飄香袂空中舉」來襯其香,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來讚其潔。可見,蓮花不僅是佛教文化中清淨無染的象徵,也是中國傳統文學創作中的典型意象。
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身心圓明不動道場。——《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普通人心隨境轉,心很容易受身外之物的影響,情緒隨之而波動。比如,當別人講我們不好時,我們便生氣、難過。因此,受環境所左右的心,隨環境之改變,心便時而焦躁、時而憂愁、時而恐懼、時而絕望,當然,心有時也會得意忘形。然而心產生紛繁變化的結果都一樣:心隨境轉則苦海無邊。
在佛教看來,一個快樂而有智慧的人,不是身邊沒有需要他面對的人事,而是他面對人事時不受外境所左右,不會導致「寢不安席,食不甘味」,其心態能夠保持從容而不慌亂,這就是佛教所講的「境隨心轉」的境界。一個人若能領悟到這一點,便會把別人的誤解看成是磨練自己心智、昇華自己人格之契機,於一念之間,寶蓮心開,化煩惱為菩提。這樣就能做到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以平常心看待世間的悲歡離合、炎涼冷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和心境便能自然生起,不為外界影響。佛門這種「境隨心轉」的人生智慧,使得我們能與佛同行,笑對煩惱,即使一個人有麻煩時,也能擁有快樂的心境,這才是修行的真功夫。
稽首兩足尊,舉頭雙涕揮。
靈山會未散,八部猶光輝。——蘇東坡《遊淨居寺》

蘇東坡在《遊淨居寺》詩中稽首頂禮的「兩足尊」,指的就是福德、智慧圓滿具足的佛陀。佛陀福慧雙修,外則修福以利他,內則修慧以自利,歷經很長時間,方才成就「萬德莊嚴、智慧如海」的圓滿佛果。同樣,人生的幸福、事業的成功,不僅需要智慧,更需要福德。福德的根本,就在於利樂有情、服務大眾。以香港人熟悉的黃大仙為例,傳說他曾揮灑自己的血,而降下血雨拯救眾生免受旱災之苦,因此積下大福德,贏得世人的尊敬。由此可知,一個積德行善、服務大眾的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受到歡迎;無論做何事,都會有人相助,這都是廣種善因收穫的福德果報。反觀現實生活中有不少懷才不遇的人,雖聰明能幹,但為人過於精明而不肯吃虧,修慧不修福,善緣難以具足,故做起事來往往無人相助, 勢單力薄,以致舉步維艱。荷花聖潔高雅,卻懂得修根於重壤,正是福慧雙修之理的妙喻,以此點綴萬德莊嚴的佛殿,啟迪遊人發現一條通往成功的康莊大道。
求福還須求慧福慧雙全成正覺,
愛教更應愛國教國俱興利眾生。——《侯定藩題永嘉田壟寺》

禪宗初祖菩提達摩初到中原時,梁武帝便慕名而來,一見面就迫不及待地問:「我平生一直致力於建造寺院、廣度僧侶、印經雕像、素食講經,是不是有很大的功德呢?」菩提達摩如實回答:「毫無功德可言!」皇帝與祖師之間的對話,因此不歡而散,成為一宗著名的禪門公案。
人們在提到這一公案時,往往歸咎於梁武帝一心只求功德,而忽視了修慧。誠然,梁武帝偏重於修福,難以領悟禪門直指人心的大智慧,是這次對話不歡而散的主要原因。但換個角度思維,佛陀之所以能夠普渡眾生,是因為他擁有觀察眾生根機而應機施教的超凡智慧。如果達摩也能像佛陀那樣,依據梁武帝的根機,耐心啟發,諄諄誘導,讓梁武帝逐步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進一步取得其信任與支持。那麼,他便無需「一葦渡江、面壁九年」,他的禪法也可以在社會的護持下迅速具有廣泛的影響力,讓更多人受益。
故而,佛陀特別強調智慧的重要性。唯有智慧,才能幫助一個人坦然去面對、承受、化解人生旅途中的各種逆境,使人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活得輕鬆、瀟灑、自在,超凡。無疑,「智慧」與「福德」猶如鳥之雙翼、車之雙輪,缺一不可。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們福慧雙修,以此來莊嚴我們的人生,則事業必有所成,人生必有坦途。
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
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
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恒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春播一粒種,秋收萬擔糧。有耕耘,就會有收穫;有付出,就會有回報。在佛教傳統中,把培福稱作種田,共有三種:
(1)恩田: 父母長輩操勞養護、師長教導禮義,推動我們成長過程中實現身心安定。正因為有他們,我們才能健全成長。可見父母師長的恩德很大,我們知恩、感恩、報恩,就是在培植自己的福田。
(2)敬田: 我們對佛法僧三寶的恭敬供養便是敬田,此種佈施福德最勝。因為唯有三寶住世,佛法才能宣流,所有見到佛像、聽聞佛法的人,都能因此種下清淨的因,通過修行讓種子慢慢成熟,最後脫離三途惡道,不再受輪迴之苦,這樣的佈施供養,方能徹底解救眾生脫離苦難。故供養三寶,就是護持佛法久住世間,無量眾生便能因聽聞佛法而得解脫。
(3)悲田: 面對鰥寡孤獨的人、貧困無依靠的人、生病無法就醫的人、過世後無銀兩埋葬的人,如果我們發心,捨出一定的錢財、心力與時間,資助貧窮病弱的人,便是成就悲田的功德。
「廣修供養」的理論基礎是知恩、感恩、報恩,其方法是以恭敬的心供養曾幫助過我們的諸佛菩薩、父母師長、親朋好友,我們不僅是在幫助別人,而且也是在幫助自己增長福報。

故事
阿育王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一生南征北討,統一了印度。據說,由於在征服羯陵伽國時親眼目睹了大量屠殺的場面,阿育王深深悔悟,於是停止武力擴張,改而採用以佛法治國,使得國泰民安,開創了印度古代歷史上空前的盛世。阿育王自己也為此深受臣民愛戴,擁有至高無上的權位。
然而,到了晚年,阿育王身染重疾,臥病在床,自知不久於人世,向監國太子三波提表達他最後的心願:施捨一些財物,積蓄功德,以求有一個好的來世。此時,眾臣卻對太子說:「如果依照大王的心願施捨財物,國庫便會枯竭,今後你靠什麼來治理國家呢?」於是太子便禁止任何人替阿育王把宮中的財寶拿出去施捨。無奈之下,阿育王只能把自己吃飯的金碗佈施給雞園寺。太子見狀,令伺者用銀器給阿育王進餐。阿育王吃完飯,又將銀器佈施給寺院。太子又令人將阿育王吃飯的碗換成銅器,結果阿育王又將之施捨出去。太子得知後,再令伺者將阿育王進餐的器具換成瓦器。此時,傷心的阿育王把眾臣叫到跟前,拿著吃剩的半隻庵摩勒果問大家:「你們說,誰是天下的王?」眾臣齊聲回答:「當然是大王您啦。」阿育王眼中噙淚、心中淌血,自嘲說:「我現在恐怕僅剩下支配半隻水果的權力了。」然後令伺者將之佈施給雞園寺的僧眾。
這則真實的歷史故事讓人沉思:不少人辛苦了一輩子,只知埋頭積累身外之物,卻不知生命不會永存,身體會逐漸衰老。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我們的生命如同「皮」,票子、位子、房子、車子等身外之物只是皮上的毛。生命如果失去了,身外之物也隨之失去了意義。臨終時,眼看著自己辛苦掙來的錢及獲得的地位,卻來不及享受,更無法用它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心有不甘,卻又能如何?所以,無論你現在積聚多少財富,官位有多高,臨終時,一樣也帶不走。若能領悟到這一點,就能正確對待身外之物,趁著自己年富力強之時,善用自己的資源、才智,為社會多做有益的事。
我今灌沐諸如來,淨智功德莊嚴聚;
五濁眾生令離垢,願證如來淨法身。——《佛說浴像功德經》

一顆小水晶,若是分別放進裝有紅、綠、藍色水的玻璃杯中,人們很容易誤認為是一顆紅、綠、藍寶石。若是放進一杯汙濁的水中,人們更難一窺小水晶的「本來面目」。若是放進一杯黑色的水中,人們根本無法發現杯中的小水晶。然而,經過淨化處理,水變得澄清,小水晶的「本來面目」便會清晰地呈現在人們眼前。
同理,禪宗認為,我們的佛性如同水晶,人人本具,只因我們被貪、瞋、癡、慢、疑等不正當的念頭所污染,很難 「看」到自身本有的佛性。佛家堅信,通過禪修,心慢慢會安定下來,經過覺悟、觀照,被污染的心得到淨化。當清淨的心一旦出現時,自然能見到我們本有的佛性,這就是明心見性。
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封鎖;
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宋.茶陵鬱《悟道詩》

茶陵鬱在這首悟道詩中將「佛性」比喻為心中的明珠,本來清淨,任何灰塵都無法污染它,是成佛的基因。只因一念之差,眾生迷失本性,如同灰塵覆蓋明珠,自性的智慧之光無法顯現出來,任邪見控製我們的身心,於是起惑造業,苦海無邊。一念悟,起正見,遮蔽在自性上貪瞋癡等煩惱塵,立刻轉染成淨、轉邪成正、轉凡成聖,實現明心見性。正如惠能所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由此觀之,因人人皆有佛性,而眾生有千千萬,也就有了千千萬萬個佛,萬佛殿中的萬佛便印證著人人皆有佛性的道理。

故事
傳說東晉涅槃經學者道生法師堅持「眾生皆有佛性」,甚至一闡提迦(佛教用來稱呼不具信心,斷了成佛善根的人)也可成佛。當時因《大般涅槃經》下卷尚未譯出,竺道生的觀點被視為邪說,因此被眾人趕出寺院。竺道生流浪到蘇州虎丘山,聚石為徒,闡述「闡提成佛」的可能性。講到精彩處,群石受到感化而點頭,後世遂有「生公說法,頑石點頭」之美稱。後來隨著《涅盤經》的完整譯出,印證瞭他的見解,此即頓悟成佛之說,在南北朝初期曾風行一時。
法身常現寶塔品,
空界似聞曇缽香。

一個寒冷的冬夜,丹霞禪師到一個寺院裡投宿,在大殿中覺得很冷,就隨手從佛座上請下幾尊木像,燃燒取暖。寺中僧人很快就發現了這位老和尚古怪的行為,高聲責問:「佛像是用來拜的,你怎能拿來燃燒取暖?!」丹霞禪師說:「我燒佛像是為了取捨利。」這下更讓寺僧犯迷糊,「木佛焉有舍利?」丹霞禪師說:「既然木佛燒不出舍利,多燒幾尊又何妨?!」
泥塑木彫縑彩畫,堆青抹綠更粧金;
若言此是如來相,笑殺南無觀世音。——道川《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註》

這首偈頌為丹霞禪師燒佛像的故事給出絕佳詮釋: 佛像並不是佛的真身。一個人若將佛像視為真佛,便是心外求佛。只有徹底破除對外在之相的執著,才能悟到心中的無相真佛——法身佛。禪寺中的寶塔,用來供奉高僧的舍利,是修行人功德煉就的結晶,蘊藏著巨大的生命能量,使受到感應的人獲得不可思議的加持力。我們若能以一顆虔誠、向善的心瞻仰聖者的舍利,與之交相感應,便等同佛的法身在說法,必能獲得舍利的加持,開啟智慧人生。
若無世間愛念者,則無憂苦塵勞患,
一切憂苦消滅盡,猶如蓮花不著水。——《雜阿含經》

趙樸初居士與寶蓮禪寺有大因緣。自1981年天壇大佛工程動土以來,趙樸初居士從大佛的藝術造型、佛身澆鑄、整體安裝和大佛圓頂,到引進中國航天部南京晨光機器廠承建,及為建大佛籌款和開光,無不親力親為,終於築造成了熔古今佛教造像藝術與現代科技於一爐的天壇大佛。趙樸初居士這種「人在紅塵浪裡,心在孤峰頂上」的人間佛教思想,生動地詮釋出在塵世中歷練的品格,即用一顆出世的心去面對世間的事務。「猶如蓮花不著水」,展示了其出世入世不二的精神,彰顯出學者的風骨,禪者的境界,文人的事業,社會活動家的風範。
古道荷田田,祖蔭複綿綿,
連蓮生貴子,德馨香且潔。

傳說,一個善良的女孩為了躲避戰亂,逃到荷塘中,以蓮花、蓮葉做掩護,保住了性命。更幸運的是,她在荷塘中還遇到了一個風姿綽約、德行高潔的貴族青年,同樣在此避難。最終,兩人結為夫妻,生下一個聰慧可愛的孩子,被世人稱為「連蓮貴子」。
「連蓮」即連綿的荷葉與荷花,荷花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質,在佛教和儒家經典中,都被視為品格高尚、德行聖潔的象徵。名門貴族祖上世代積累的深厚陰德,就像荷塘中的荷葉與荷花一樣連綿不絕。
此處景觀,以古道兩側的連綿荷葉,比喻貴族世家的祖蔭不絕,並以「連蓮貴子」為喻,祝福香港民眾乃至中華民族的下一代,出類拔萃、前程似錦。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漢樂府《江南》

年年有魚是 「年年有餘」的諧音,可謂中國傳統祈福吉祥最具代表性的成語之一,若借助圖畫則生動表現出祈福吉祥的場景。圖中不光要有蓮花或蓮藕,還要有魚,即 「蓮連有魚」,代表生活富足,每年都有多餘的財富或食糧。我們期盼借此處景觀祝福有緣之人家庭美滿、健康富足、年年有餘、好運連連。

故事
玉皇大帝令龍王緊急調水速降於共光,龍王收到玉皇大帝命令後,即刻從海上調水速降於共光,可粗心的又緊張的龍王不小心使海裡的鯨魚墜落於共光。龍王怕玉皇大帝責怪,便聲稱他派鯨魚到共光,祝福百姓能年年有餘,並請求玉皇大帝將這條魚任命為魚神,讓人間太平,年年有餘。
夫婦是前緣,善緣惡緣,無緣不合;
子女原宿債,討債還債,有債方來。

佛家常說: 「法不孤起,依緣而生。」其意為,世間的萬事萬物都不可能單獨生成,而是由種種因緣和合而成,無一例外。夫妻也是如此,是曆世積累之因緣而成就的天作之合,古人因而把結婚稱為「拜天地」, 感謝上天賜姻緣。夫妻緣有惡緣、善緣之別,夫妻便有了怨偶(耦)、佳偶(耦)之分,《左傳》因而云: 「嘉耦曰妃,怨耦曰仇,古之命也。」
民間有云,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今生能有幸成為夫妻,都是多世修來的福份,堪稱天作之合(天成),仍天意安排的美滿婚姻,理應相互安慰,相互尊敬,彼此守望,忠貞不渝。只有這樣的夫婦方堪稱「佳偶」。 「佳偶天成」, 心心相印,同心永結,必能成就幸福人生。

荷花展樂捐
由於荷花展所費甚巨,誠邀各界隨緣樂助,共襄盛舉,查詢電話:2985 5248。

隨緣樂助「盛世荷花·福佑香江――2023香港荷花展」
-
HK$500
-
HK$1,000
-
HK$5,000
-
HK$10,000
-
其他金額,HK$_____
-
認捐荷花(HK$1,000/盆)
-
認捐荷花展景觀(HK$100,000/每個景觀),詳情請見樂捐表格

捐款方法
1.
劃線支票
請將抬頭「寶蓮禪寺」的支票連同填妥表格,郵寄至大嶼山昂坪寶蓮禪寺,信封請註明「贊助香港荷花展」。
2.
銀行入數
請將入數證明連同填妥表格,whatsapp 6826 5248/電郵info@plm.org.hk/ 傳真2985 5600,並註明「贊助香港荷花展」。
銀 行:滙豐銀行
戶口名稱:Po Lin Monastery
戶口號碼:066-002171-002
3.
現金
請親身到大嶼山昂坪寶蓮禪寺辦事處,辦理捐款手續。


鳴謝協辦、支持及贊助機構
協辦
支持
贊助

聯絡我們
電話:2985 5248
電郵:info@plm.org.hk
地址:大嶼山昂坪寶蓮禪寺
Facebook專頁:香港荷花展 Hong Kong Lotus Festival